看著站點的“電子站牌”,市民可以確認想要乘坐的公交車的到站位置;打開“威海公交”APP,市民可以隨時查看任意一條公交線路公交車的到站時間和到站距離;“綠波帶”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大大提高通行效率……這些都是“智能交通”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014年9月,威海智能交通項目一期正式完工并投入運行。該項目運行一年多來,帶來的交通、社會經濟、環境等諸多方面的效果如何,是廣大市民十分關注的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負責智能交通項目實施的北洋集團,一探究竟吧。
智能交通運行一年多效果初顯
市中心區工作日早高峰路網的平均行程車速由27.20km/h 提高到31.98km/h,晚高峰路網的平均行程車速由28.17km/h 提高到32.11km/h;路網高峰小時總延誤降幅為13.5%;交通運行指數由6.87降低到3.56,交通運行狀態由“中度擁堵”變為“基本暢通”,交通擁堵得到緩解。平均擁堵時間減少8分鐘,降幅為17.78%,效果較為明顯。在看到這一組數據時,我由衷地為城區交通的變化感到高興。
數據來自《威海市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實施前后交通總體運行效果評估》(以下簡稱《評估》),這是哈工大(威海)交通研究所作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于2014年底做出的統計分析。該報告通過對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期間,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建設前后大規模的相關交通評估數據調查后,最終得出對比數據。此外,報告還對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帶來的一系列社會經濟和能源環境效益進行了評價。
據了解,2013年9月,我市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項目一期正式開發建設,并陸續安裝調試投入應用。一期項目包括智能交通管控平臺及視頻監控系統、交通誘導系統、緝查布控系統、電子執法系統、指揮調度系統、分析研判系統、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設備運維監管系統8個子系統。運行一年多來,結合科學化、精細化、服務化的管理和服務模式,全面提升了威海市交通管理服務水平,交通擁堵勢頭得以有效緩解,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的作用初見成效。
駕車有更多服務 出行更順暢
市民出行都希望能夠避開擁堵路段、優化出行線路。智能交通管理服務體系運行后,不少市民提出疑問:“綠波帶能否保證一路綠燈?”
北洋集團智能交通項目經理張永興告訴我,綠波帶技術是通過對每個路口信號燈的時間差進行設計,讓車流根據設計的車速通過,保證所經過的信號燈都是綠燈。據介紹,除高峰時段,只要保持45km/h—60km/h的速度,就能保證一路綠燈。目前,綠波帶控制技術主要應用在海濱路、青島路、世昌大道、文化路、宮松嶺路等多條主干道上。
駕駛在市區主干道路上,細心的市民會發現路邊矗立著許多顏色會變化的電子提示屏。屏幕上各條線路所顯示的顏色,附近道路的擁堵狀況一目了然,駕駛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優的出行路線。
“這種電子提示屏叫做交通誘導屏,紅色表示道路擁堵,黃色表示比較擁堵,綠色則表示暢通。道路擁堵情況實時發布,可以讓駕駛員了解前方實時路況,可以提前規劃路線,這樣可以避免把時間浪費在道路擁堵上?!睆堄琅d表示。
據介紹,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通過實時采集47個路口、156個方向的交通流信息,并通過大數據技術和云端服務方式,每5分鐘提供一次交通信息服務,指揮中心通過交通誘導屏對外發布實時路況信息,誘導車輛合理選擇行駛路線,避免無效交通,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此外,依托智慧交通云平臺推出的公交查詢系統,市民可隨時隨地查詢行車路線、車輛到站時間等動態信息,使市民出行更從容。智慧公交系統還推出了電子站牌,設置在各公交站點,實時顯示該站點通過的各公交車運行位置。
自動抓拍違法行為 出行更安全
市民對不系安全帶、開車講電話等行為心存僥幸,認為只要路上沒有交警,就不會被處罰。“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運行后,只要有違法行為,就會被清晰地拍攝記錄下來?!睆堄琅d說。通過設置電子警察、視頻監控、卡口等一系列設施,能夠全天候自動抓拍不按導向車道行駛、違法變更車道、違法停車、闖紅燈等各種交通違法行為。特別是通過層層設置的卡口,對大貨車、黃標車、渣土車闖禁行等可自動識別監管,有效強化了對違法駕駛人的震懾力度,我市的交通文明指數正逐步提升。
前,我們正在加緊建設的智能交通項目二期將要對單行路段安裝視頻監控、電子警察等設備,對違法停車、逆行等違法行為進行抓拍。此外,在一些道路較窄、通行量較大的路段,也將安裝相關設施,以確保急救車、搶險車等特種車輛能夠順利通行?!睆堄琅d介紹。
市民關注的區間測速,張永興介紹,目前,我市轄區內的道路已新建多處區間測速系統及14套采用雷達測速技術的移動測速系統,以確保車輛的運行安全。區間測速對保證區間道路交通安全作用巨大,據統計,以機場路為例,自開通區間測速以來,該路段從未發生一起重大交通傷亡事故。
“互聯網+”智能交通讓出行更舒適
交通項目部負責人告訴我,智能交通二期項目已經開始了設施安裝和平臺建設。二期會在一期項目的基礎上,將建設范圍擴展至高區、經區、臨港新區、濱海新城、雙島灣科技城、國省道,利用已有交通安全設施,將智能交通良好建設效果普及至全市,在全市范圍形成“一體化、全方位”的智能交通管控體系。
張永興介紹,接下來,智能交通系統將利用“互聯網+”實現更多服務,形成獨具特色的管理系統。為了解決停車難的問題,項目二期將建成停車誘導系統,車主可實時了解附近停車場的車位數、停放狀態等。此外,市民還可以通過微信了解前方道路暢通情況……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智能交通舉措,給市民帶來更加方便舒適的出行體驗。
為了更好地完成智慧威海建設的任務,北洋集團采用外引內聯的方式開展業務,對外聯合國內外知名企業,在內部成立“北洋智慧城市事業群”,探索出一條有威海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設之路,用“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便利。